原标题:科技助力高原葡萄产业发展
弥勒市地处滇中,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属亚热带气候,立体气候突出,年均温度17.3 ℃,葡萄种植区年均温度17.4~19.2 ℃;光照充足,太阳光短波成分多,紫外线强,不易发生病害,或发生较轻,日照时间长;年有效积温高(葡萄种植区,年≥10 ℃有效积温5000 ℃以上),早春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10 ℃以上);降雨适中,空气干燥,沙壤土透气肥沃。这是云南较适宜葡萄种植的地区之一,也称得上是中国具有明显地理特色的葡萄种植基地,被法国专家称为东方波尔多!
弥勒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弥勒葡萄的地域保护范围为云南省弥勒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4′18"—103°49′、北纬23°50′—24°40′,南北长78㎞、东西宽50㎞,全县国土面积4004平方公里。根据葡萄生长主要具备的条件是:①充分阳光照射;②温暖的气候条件;③较长的生长时间;④适时的雨水灌溉;⑤干燥干爽的气候;⑥较大的日夜温差;⑦透气的沙石土壤;⑧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根据弥勒的自然环境条件,选择较为适宜种植葡萄的地区。弥勒葡萄种植的地域主要涉及弥阳镇、新哨镇、竹园镇、朋普镇、虹溪镇5个乡镇。产地面积2666.7公顷,年总产量100000吨。
在葡萄种植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类病虫害的威胁,主要葡萄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威胁着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承担云南省科技厅乡村振兴科技专项,在弥勒市新哨镇路体村开展葡萄种植病虫害发生危害调查,以及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针对当地发生较多的霜霉病、灰霉病、溃疡病、炭疽病、褐斑病、酸腐病等多种病害,集成应用葡萄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为当地葡萄绿色种植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技术讲解和技术推广,科学用药,高效防控,减少葡萄病害防治药剂使用次数和投入成本,同时有效防控葡萄主要病害,保障葡萄果品质量安全,提升品质,助力云南高原特色葡萄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责任编辑: